Google Analytics 小教室 #2 - 為什麼 跳出率 會突然升高
有在看 Google Analytics 數據的人一定對 跳出率(Bounce Rate)不陌生,跳出率是常用的指標之一,用來判斷用戶進入頁面後是否馬上離開。
最近有個朋友的網站跳出率突然飆高,在深入了解跳出率飆高的原因前,先來了解什麼是跳出率。
什麼是 跳出率(Bounce Rate)
先來看看 Google Analytics 是怎麼定義跳出率(跳出率定義)
如果使用者在工作階段中只向 Google Analytics 發出一項要求 (例如只造訪一個網頁),且未向伺服器提出任何其他要求就離開網站,系統便會計算一次跳出。
簡單來說,就是使用者進入網站後,網頁只跟 Google Analytics 互動一次後,使用者就離開,就算一次跳出。
跳出率的計算方式 = 跳出次數 / 總工作階段,因此跳出率是越低越好。了解跳出率後再回來看跳出率變高的網站。
網站背景
這個網站是販售音樂商品的電商網站 - 耳酷,使用第三方的開站電商平台架設,導致跳出率變高的主因是某一正在打廣告的商品頁引起的。
這一頁正在打廣告,因此主要流量來源是廣告,用戶看到廣告後直接進到這一商品頁,這樣的情況下跳出率高是有可能的,但突然變高就不太正常了。
觀察跳出率變高的主因
下面是這一商品頁跳出率變高前後的曲線圖,圖中可以看到 1/8 前跳出率不到 10%,1/8 後開始升高到 60%~70%。
在這段期間內,這位朋友說他沒動過頁面上的文案、圖片,因此先排除是網頁內容改變導致跳出率變高這個因素。
另一個觀察到比較可疑的現象是,1/8 前的跳出率不到 10%,我們前面說過跳出率越低越好,但是這個 10% 實在太低了。
一般來說,如果是用戶進來網站的登陸頁面(Loading Page),跳出率可以低到 30%~40% 已經算是很不錯了,但低到 10% 其實可以先朝 Google Analytics 技術因素找問題點。
什麼是 Google Analytics 的技術因素
剛才有看過 Google Analytics 對於跳出率的定義,計算跳出有個很重要的因素是,用戶進站後網頁只能跟 Google Analytics 有一次互動、也只能有這麼一次,然後就離開(如下圖)。
可是如果用戶進入頁面後,網頁跟 Google Analytics 有兩次(含)以上的互動,然後用戶也一樣直接離開網頁(如下圖),那還會被看作跳出嗎?答案是不會。
也就是說,我懷疑 1/8 前,用戶進到這商品頁後會發生兩次以上的互動,跳出率是低的。但 1/8 以後只發生一次互動,因此跳出率變高了。
這是有可能發生的嗎
有使用 Google Analytics 的網站,每一頁一定會跟 Google Analytics 有 Page View 這個互動。
也就是說用戶進到每一個網頁,網頁都會向 Google Analytics 發出通知,通知現在有用戶進到這頁面囉!這樣 Google Analytics 才有辦法紀錄頁面瀏覽數、使用時間、活躍人數...等基本數據。
但有時我們會在頁面上多埋一些 Google Analytics 代碼,例如事件代碼、EC 代碼,讓 Google Analytics 記錄更多網站的資料,這些代碼每執行一次就會多算一次互動。
這樣一來,即使用戶進到頁面後什麼都不做就離開,同一個頁面上也有可能跟 Google Analytics 有兩次以上的互動 (一個是基本的 Page View,一個可能是事件代碼或是 EC 代碼)。
有兩次以上的互動,在 Google Analytics 的定義下,這用戶就不能算跳出啦。
從事件找證明
為了進一步證明是商品頁在 1/8 前觸發了多個事件、讓用戶進入頁面時互動次數兩次以上、跳出率變低,因此去翻該頁面的事件總數來看。
果然在同時期的前後,事件的數量有明顯的變低,找到原因了。
結論
了解跳出率的定義後,往後看跳出率要小心,跳出率低有可能是技術問題,並不表示跳出率真的低。
要看跳出率,建議看長期的趨勢變化,會比單純看跳出率的數值來得有意義。
總結,這個網站的跳出率並沒有異常,只是回到正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