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3 轉 GA4 後數據掉了 50%?怎麼確保轉移後數據準確
就在剛過去的 2023/6/30,Google Analytics Universal(俗稱的 GA3)已經停止更新了。現在大家只能快速適應或是立馬上手新的 GA4。轉移到 GA4 之後,最讓人頭痛的問題莫過於在 GA4 的報表中,一些常見的 User、Session 數據與 GA3 相比,掉了非常多。
有人說 GA4 的數據只剩 GA3 的七成、六成,甚至更低。看到這樣的結果,你可能會想,GA4 的資料到底準不準,我該不該相信呢?
官方說法
在官方文件中 [UA→GA4] 比較指標:Google Analytics (分析) 4 與通用 Analytics (分析),非常詳細的說明 GA3 vs GA4 各項指標的差異,總的來看,GA4 的大部分指標都趨於嚴謹,所以數字掉是很正常的事。不同的統計分析平台對於同樣的指標,有各自的定義,有差異應該是大家能理解的。(GA3 跟 GA4 的差異,的確可以用兩個平台來看)
撇除各平台的差異後,另一個可以再確認的地方是,到底 GA4 的 code 有沒有埋對、有沒有漏埋,不然怎麼會掉那麼多。關於這個,有下列三點可以抓出來比較。
方法一:比較 Google Tag Manager 的代碼涵蓋範圍
埋 code 最怕的就是某幾頁漏埋,要查哪幾頁有埋 code 比較簡單,但要查漏埋真的很麻煩。
現在埋 GA4,大部分人都是透過 Google Tag Manager(簡稱 GTM) 埋 GA4 代碼,GTM 的介面內,「管理」內有「代碼涵蓋範圍」,裡面可以看到「已包含的網頁」、「未加入代碼」的網頁,從這裡可以得知有多少頁面漏埋 GTM 代碼。
方法二:比較 Page View
Session、User 的定義在 GA3 跟 GA4 有差異,但 Page View 就沒這問題,Page View 很單純,有看過就是有看過,在兩平台的定義是相同的,因此我們可以把這當作比較基準,在轉移後不應該有太大的落差。
當出現落差時也很好追蹤,匯出 GA3 跟 GA4 每一個網址的 Page View 來比較,很快就可以得知那些頁面有問題。
但要留意一個地方,如果你的 GA4 有整合 App 的數據,在比較時記得要排除 App 只留下 Web 作比較(在拉報表時過濾出「平台」=「web」)。
方法三:比較 purchase 事件數、事件值
跟 Page View 一樣,事件的發生是網站主自己定義的,沒有差異性的問題存在。也因為事件是手動一個一個埋的,在轉移過程非常容易漏掉,比對事件數的差異可以很快知道有沒有漏埋 code。
如果你的網站有金流,那就要更留意 purchase 事件,purchase 事件是所有事件中最重要的,除了有事件的數量、事件值(營業額)可比較,更可以匯出含有「交易 ID」的交易報表,跟自己的後台一筆一筆比對,找出問題點。(「交易 ID」是在「探索」內自訂報表時才會出現的維度)
結語
用過 GA4 的人通常都對 GA4 非常的不習慣,所以確保 GA4 的 code 埋對只是第一步,後續還有更多適應的問題等著大家,現在已經過了 2023/7/1,大家也只能認命接受,努力適應新的變化!